九成涉税犯罪为虚开增值税发票
7月31日,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通报2018年8月以来公安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、人民银行、海关总署组织开展为期两年的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专项行动。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,自专项行动开展一年来,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涉税犯罪案件2.28万起,涉案金额达5619.8亿;其中90%涉税犯罪为虚开增值税发票,数额巨大。

据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高峰介绍,目前涉税违法犯罪呈现多种特征,其中注册成立或购买空壳公司进行“暴力虚开”增值税发票犯罪行为突出,多起案件金额达到百亿之多。例如2019年以来,公安部经侦局先后部署查处了安徽合肥900亿虚开大案、广东深圳500亿虚开大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。
据悉,所谓“暴力虚开”是指虚开企业甚至不需要编造任何“经营行为”,比如伪造合同、进行虚假资金支付等,而简单粗暴地对外虚开增值税发票,企业在短期存续领票开票之后,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进行申报即走逃失联。
此外,目前“空壳企业”成为虚开发票攫取非法利益的主要载体,对外虚开发票的源头企业,主要是不进行任何经营活动的“空壳企业”,这些“空壳企业”,大多是不法分子通过骗用、租用、借用、盗用他人的身份信息,为实施虚开注册成立,还有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在网上设立“发票超市”、“空壳公司超市”,不同犯罪团伙根据需要来购买并且实施虚开犯罪,呈现出产业化的特征。
此外,涉税违法犯罪与多种经济犯罪复合的特征突出,许多涉税违法犯罪都利用地下钱庄转移资金。还有的犯罪分子通过虚开虚增公司业绩,以骗取银行贷款或欺诈发行股票、债券,给资本市场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。有的犯罪分子利用发票实施贪污、职务侵占等犯罪。涉税犯罪呈现与其他犯罪互相复合的特点,尤其是与传统涉税犯罪案件相比,目前利用非法软件实施虚开发票的犯罪含金量更高、手法更加隐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