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故事蕴含的税务大道理
袋鼠与笼子
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,于是开会讨论,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。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;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,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;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,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,决定一不做二不休,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。
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。
长颈鹿问:“你们看,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?”
“很难说。”袋鼠说∶ “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!”
【评】:
事有“本末”、“轻重”及“缓急”之分,关门是本,加高笼子是末,舍本而逐末,当然就不得要领了。只知道加高笼子,但是袋鼠能跑出来不是因为笼子低,而是,……,而是没锁笼子嘛!
企业管理是什么?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,认清事情的“本末”、“轻重”、“缓急”,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。
企业的税务管理也是如此,很多企业总在忙着算计这笔凭证税务处理对不对、那张发票能不能税前扣除、有什么小技巧可以省点税,……,当然,不是说这些需要做。而是,每年汇算清缴或面临税务检查时,很多人把主要的精力甚至全部精力都放在这里了。其实,对于应对税务风险来说,知道税务机关在做什么,想做什么,这很重要。
当一个企业税务利润已经连续亏损3年以上了的时候,你的某一笔餐费调整或不调整,对税务机关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,他要对你进行纳税评估了!企业一定要善于把握主要问题,既要有税务管理的心意,更要有做好管理的能力!不要只是一味的加高笼子,看看是不是忘了关笼门了!
大鱼和小锅
某日,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,他钓了非常多的鱼,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。只要比尺大的鱼,他都丢回河里。
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:“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,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?”
这人不慌不忙地说:“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,太大的鱼装不下。”
【评】:
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,“够用就好”也是种不错的生活态度。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,毫无忌惮的吞食,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,更是可怜的表现。取自己够用的,不必贪求,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练。
当今社会部分企业存在盲目消费的情形,正如上述故事所说,在钓鱼的时候,忘记了自己家里的锅有多大,忘记了家里有几口人,忘记一天能吃多少鱼。其实,很多企业为了吃点鱼非要买个鱼船,配备鱼具,召上船员,自己出海捕鱼自己吃,小农经济的思想根深蒂固,为了喝点牛奶,偏要养头母牛,成本高,味道还那样。
企业的财税消费更是如此,一例说明:7月底,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在国家会计学院董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,“现在,我国的大型银行、大型企业大都请国际‘四大’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,并视其为某种身份的象征,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。”他表示,企业应该反省对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盲目崇拜。
最好的方案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案,一家税务风险都还没控制好的企业,如果此时花高价钱去研究税收筹划方案,或许就不是最好的选择。聘请适合自身的机构,在合适的时机,进行合理的安排,根据自家的锅选择适合自家的鱼,才是真正理性的选择!
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
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,半年下来,觉得无聊之极,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而已。有一天,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,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。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:“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、不响亮?”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:“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、也很响亮,但钟声空泛、疲软,没有感召力。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,因此,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,而且要圆润、浑厚、深沉、悠远。”
【评】:
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,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。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,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。
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。缺乏工作标准,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,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。因为缺乏参照物,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,导致工作懈怠。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,要与考核联系起来,注意可操作性。
我认为,企业管理也是如何,企业的税务管理更是如此,不要因为所谓人性管理而降低了数字管理的标准!
|